当前位置:首页 > 流芳家谱 > 家谱收藏 > 家谱名称
流芳家谱

周姓家谱

作者:   时间:2014-12-22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远古黄帝大将周昌和商王朝太史周任之后,属于以祖先名字为氏。

  据史籍《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执政时期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王朝时期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皆出姬姓,他们的后裔子孙都以先祖名字中的“周”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该支周氏族人在古代分散于汝南(今河南南阳)、庐江(今安徽合肥)、浔阳(今江西浔阳)、临川(今江西临川)、陈留(今河南商丘)、沛国(今江苏沛县)、泰山(今山东泰安)、河南(今河南洛阳)等地,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后稷,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后稷,其母亲叫作姜嫄。姜嫄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即第一个妻子,又号有邰氏。

  “有邰”是古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有邰氏是以地为部落称号,表明她是有邰氏部落的女子,不是姓。姜嫄姓姜,姜姓始于炎帝,所以她是炎帝的后裔。

  姜嫄踩巨人足迹而生后稷。在典籍《诗经》所歌咏的:“履帝武敏。”赋予这位周族始祖以神话色彩。姜嫄随帝喾到郊外祭天,见到一个巨大的足迹,好奇而踩其大拇指足印,内心震动而受孕,由此生下后稷,以为是不祥之物,曾三次抛弃婴儿。姜嫄第一次将婴儿弃置于狭巷,牛羊经过那里,不但不践踏他,反而庇抚喂奶。第二次将婴儿弃置在平地树林,恰遇著有人砍伐树木,婴儿又被救回。第三次将婴儿弃置在寒水冰上,有鸟张开翅膀覆盖温暖他。鸟儿飞开后,婴儿呱呱哭起来了。在典籍《诗经》与史籍《史记》中,均生动描写了后稷出生后的这段神奇经历,说明他当婴儿时受到大自然和人们的保护。这个婴儿遭几次抛弃而不死,姜嫄便以为他是神,遂收回家中抚养。因最初想抛弃他,因此取名为“弃”,他就是后来的周族始祖后稷。

  姜嫄是周族始祖之母,周族先人对她是非常崇拜的。周族先人对这位始祖之母的歌颂和缅怀,超过了对始祖之父帝喾的歌颂与缅怀。据南宋朱熹在《诗经》中的注释,在姜嫄出嫁帝喾后,邰地姜姓似已后继无人。因此,后来帝尧因后稷有功于民,将后稷封于邰,即封后稷于外祖父所在地,以主持对姜嫄的祭祀。后来后稷的裔孙建立了周朝,周朝也世世代代在邰地祭祀姜嫄。

  黄帝是上古帝号,他以土德王,土地为黄色,故称黄帝。黄帝又号称有熊氏、轩辕氏。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帝喾生后稷(名弃)。

  有熊,是当时一个氏族部落的名称,也就是原始社会黄帝部落的名称。轩辕,是黄帝居住的地名。“有熊”,也是古地名,即今河南省的郑州市所辖新郑市区北关一带,有轩辕丘。

  黄帝姓姬,典籍《说文解字》中描述:“黄帝居姬水,以为姓。”黄帝一生下来就神异,两个多月就会讲话,幼小时才智敏捷、品行敦厚,二十岁成人时非常聪明。黄帝在父亲少典氏逝世后建立了有熊氏的诸侯国,成为原始社会一个大部落的首领。而他的兄长炎帝,则为天子,担任全国部落联盟领袖。黄帝在担任部落首领的初期,求仙修道,清静无为,因此,后世人们将黄帝与老子并尊为道家之祖。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战国至西汉初年人们就具有的共识。

  黄帝有四个妃子,生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十二个儿子继承父姓即姓姬,另外十三个儿子被黄帝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生长子昌意,降居(指由帝子下降为诸侯)若水,生子三人:长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后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其后裔为拓跋氏,即后来北朝的鲜卑族。西陵氏所生次子玄嚣,姬姓,降居溉水,生子娇极,娇极生帝喾(高辛氏,后为五帝之一);西陵氏所生三子龙苗,生吾融,吾融生卞明,卞明迁居南方,为南蛮之祖。帝喾有四妃,元妃有邰氏,名姜嫄,生子后稷,为周族始祖。二妃有蜮氏,名简狄,生子契,后为商朝的始祖。三妃阵丰氏,名庆都,生子放勋,即帝尧。四妃娵訾,名常仪,生帝挚。在此四个妃子中,常仪的班次排在最后,但其子帝挚在兄弟中年龄最长。帝喾逝世后,帝挚继承帝位,在位九年,由于在政治上能力微弱,后让位于帝尧。

  后稷在儿童时期便善于种植农作物。他在儿童时代玩游戏时,就种植麻、豆。幼少时就能自求口粮,他栽种的大豆、禾稻、麻、麦、瓜,都长得茁壮茂盛。后稷成人后,更爱好农耕,力求使人类摆脱单纯靠狩猎为生的局面。帝尧知道后,推举后稷为农师,主管全国的农业。史籍《史记》中记载,黄帝主管农业很成功,“天下得其利”,于是帝尧“封弃于邰,号曰后稷”,一方面让他主持母家的祭祀,另一方面使他成为一国诸侯。这样,邰(今陕西武功)便成为周族最初的发源地。由于后稷在农业方面的特殊贡献,逝世后被人们尊为农神,同时也由于他的开创农业之功,被周氏人奉为始祖。

  在今陕西武功县东门外,有一个砖砌的长方形平台,相传是后稷教人种庄稼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农业神,后人建了此台,称为教稼台。至今每逢农历11月,乡民都要到这里举行集会,以示纪念。后稷逝世后,其子不窋继承父业,继续作夏朝的农官,但由于当时的夏朝君主耽于享乐,不重视农业,废除了农官,失去官职的不密便率领民众迁徙至泾水中游一带,与西北游牧民族戎狄杂处,继续过着农耕生活。不窑逝世后,其子鞠即位;鞠逝世后,其子公刘即位。

  公刘所处的时代,大约是在夏末商初,后来他率领部落民众迁徙到了豳地(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仍然继承父祖辈的农业传统,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并南下渡过渭水,取用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辖下民众过着较稳定而富足的生活,这使得远近的百姓都前来投靠归附,势力一天天壮大,公刘使后稷的子孙出现繁荣中兴的局面。在今陕西省彬县城以东约四十公里的土陵村东部、泾河北岸的山谷间,有一座墓,相传就是当年的公刘墓。

  传到周太王古公亶父,他为了恢复祖先后稷、公刘的农业生产制度,长久做好事,推行仁义,豳国人民都爱戴他。西北边地的戎狄屡次进攻豳国,想掠夺财物,古公亶父便给了他们许多财物。但是戎狄再次进攻,还想掠夺土地与人民。为此,豳国人民要求进行自卫反击的战争,但古公亶父却不同意,说:“人民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护人民的利益。现在戎狄再次武装进攻,是想得到我们的土地与人民。人民归我领导还是归他们领导,有什么区别?假如人民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去进行战斗,用杀死别人父子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的,这样的事,我不忍心去做!”于是,古公亶父只带了少量的私人亲属与部属,离开豳国,越过梁山,渡过漆水河与沮水河,定居在岐山南面山下(今陕西关中西部岐山东北部及扶风北部一带的周原)。古公亶父这次迁徙,受到本国和旁国民众的热烈拥护。不仅原来豳地民众扶老携幼跟从他,而且“旁国”民众也有很多人归附他。古公亶父新建的诸侯国,第一年有三千户,第三年就增至一万五千余户了。

  古公亶父的妻子为太姜。太姜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品德纯正,性格温顺,从无过错。她不但教子有方,而且是丈夫事业上的贤内助。古公亶父办的大事,包括由豳地迁徙至岐下,都与她商量。由于太姜品德贤正,教子相夫有功,因此史籍《史记》中称她为“贤妇人”。

  “太王邑于周”的“邑”,一指京城,一指国。“邑于周”,一是指周太王(古公亶父)以周为京城,另一是指太王以周原为国,这个诸侯国,后人称为周国或岐周。古公亶父在豳地时,国人居于窑洞之内,尚没有建造房屋。他率众到达周原后,在周原建筑了城墙和房屋,分别作为京邑(国都)与村落。史籍《帝王世纪》中说他“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意思是他在周原建立了诸侯国。

  后稷建立的诸侯国叫“邰”,公刘建立的诸侯国叫“豳”,从古公亶父起,始改诸侯国的国号为“周”。后稷的子孙,从周公刘到周太王到周文王,都属于黄帝的姬姓。姬姓是黄帝裔孙这个大宗族系统的称号,而周文王则以国名为氏,周氏是姬姓这个大宗族系统的分支称号。

  周文王的周氏不同于秦汉以后的周氏,周文王及其当周朝天子的子孙后代还是姓姬,不是姓周。古公亶父的妃子太姜,生有儿子三人:长子叫姬太伯,次子叫姬虞仲,小儿子叫姬季历。姬太伯是周文王的伯父,按照古代传位于长子的传统,他是应当继承古公亶父的周国国君地位的,但姬太伯认为三弟姬季历是个聪颖贤良之人而且生有圣子姬昌,他知道古公亶父欲传位给季历以及姬昌,便三让王位,以避姬季历。后来他与二弟姬虞仲自动离开周国,迁到吴地,自号句吴(句吴后成为地名),后来成为周王朝吴国的始祖。

  姬季历是周文王的父亲。姬季历所处的时代,是殷王帝乙(殷纣王之父)在位时期。古公亶父逝世后,姬季历继承了国君地位,称为公季。后来他的孙子周武王又追尊他为王季。王季道德高尚,明察是非,分清善恶,教诲不倦,赏罚分明。他君临一个大国,能使诸侯依顺,能使上下相亲。史籍《史记》中概括王季的政绩时说:王季遵循古公亶父遗下的德治传统,诚实地实行仁义,周围诸侯归顺于他。

  再传到周文王,名叫姬昌。王季的妃子、周文王的母亲叫太任。太任忠诚专一,端庄严肃,在怀孕时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生下的儿子是位圣人。史籍《史记》中称她为“贤妇人”。王季逝世后,姬昌继位,袭父爵为西伯,周文王是他逝世后的谥号。

  姬昌继位后,既遵守后稷、公刘以农耕立国的传统,又效法祖父古公、父亲公季(王季)实行仁政的传统。姬昌尊敬老人,慈爱幼小,特别重视贤士。他招纳的贤臣,著名的有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等“四臣”,后来还有鬻子,原来也是殷纣王的臣子,他曾向殷纣王进谏了七十五次,纣王都不听,于是便来到周国,姬昌亲自迎接并让他担任公卿,后来成为楚国的先祖。在姬昌招纳的所有贤臣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尚。

  姬昌在周国实行仁政,受到诸侯们的拥护,却引起了殷纣王及其臣子的猜忌。殷纣王的亲信崇侯虎谗毁姬昌,于是纣王借故将姬昌囚禁于羑里。羑里,亦称牖里(今河南汤阴)。姬昌的手下闳夭、散宜生等人纷纷想方设法进行营救,他们设法找来有莘氏的美女、骊戎氏的有花纹骏马、有熊氏的三十六匹会驾车的马等,然后通过纣王的宠臣费仲贡献给纣王。纣王贪财好色,得到了礼物,便赦免了姬昌。

  在姬昌被囚禁羑里期间,撰写了著名的《易经》。西伯姬昌出狱后,继续大施仁政。为了迷惑殷纣王,故意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献出洛西大片土地,同时请求殷纣王废除“炮烙之刑”,得到不少好处的殷纣王果然不再怀疑,答应了他的请求。另一方面,西伯的仁义惠民之举有口皆碑,周边各诸国遇上纠纷,都来找他解决。邻国虞、芮的人有官司不能决断,就到周国去评理,刚一走入周国地界,见到的是农夫互相谦让田边地界,民间风俗尊重长者,见此情景,虞、芮百姓都惭愧而归。诸侯各国听说,都认为西伯是受命之君。

  当初姬昌从羑里获释后,纣王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赐给他弓矢斧钺,令他代殷商进行征伐。姬昌回到周国后,利用纣王允许他征伐他国的机会,连续对一些国家进行征伐。姬昌首先向西征伐犬戎与密须。通过这次战争,周国的西境扩大到了甘肃。伐密须的第二年,姬昌转向东征伐,这就是“戡黎”。当时的黎国位于现今山西省东南部黎城县一带。姬昌战胜黎国后,对殷朝震动很大。伐黎的第二年姬昌开始讨伐在今河南沁阳县西北邗台镇一带的邘国。通过戡黎伐邗,周国的东境扩大到了今山西、河南一带。伐邗的第二年,姬昌开始伐崇国。崇国位于渭水南岸即今陕西省咸阳市南面的户县境内,其君主崇侯虎曾在纣王面前谗毁姬昌,使纣王囚姬昌。通过伐崇,周国的南境扩大到了渭水之南。

  伐崇之后,周文王从岐邑迁都丰邑。丰邑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南约十五公里的沣水西岸。沣水,一作丰水,因发源于秦岭终南山中的沣峪而故名,它从南向北流,流经今户(鄂)县、长安县境,北至今咸阳市人渭水。在殷朝末年,沣水西岸是崇国的所在地。周文王伐崇后,为了便于周国向东方发展,便由岐邑迁都至沣水西岸。

  周文王娶太姒为妃,生有十个儿子,据史籍《帝王世纪》记载,他们是:伯邑考、周武王发、管叔鲜、蔡叔度、郧叔武、霍叔处、周公旦、曹叔振铎、康叔封、聃叔季载。长子伯邑考曾被纣王作为人质,长期关押在殷都,后被纣王所杀害。其后,周文王立次子发为嗣。周文王逝世后,姬发即位,是为周武王。

  周武王继位后,以姜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周召公、周毕公为左右王。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周原地区),人称周公。周召公与周同姓姬,采邑在召,故称召公或召康公。周朝建立后,封于燕,成为燕国的开国始祖。周毕公也是姬姓,是周武王的同父异母弟,因封地在毕而得称。

  周武王在众名臣武将的辅助下,最终开始了对殷商王朝的攻击。这时的殷纣王不仅不听劝谏,反而逼走了忠臣微子,关押了箕子,掏了比干的心,使得太师疵、少师疆都惧祸而逃奔周国。周武王经过几年的充分准备后,率领本部族国民,并联合其他势力,汇合八百诸侯于孟津,然后挥师讨纣。在殷都近郊的牧野,周军及其所率领的众诸侯国大败殷纣王军队,纣王被逼自杀,至此商朝亡灭。

  周武王伐纣胜利后,建立了周朝,仍以丰邑镐京为国都,并推行封建分封制。周武王分封炎帝、黄帝、尧、舜、禹的后代都为诸侯,分别分封在祝、蓟、陈、杞等诸侯国。周武王还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于邶(今河南安阳殷墟)。姜太公吕尚在辅助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周朝的伟大事业中建立头功,因此得到“首封”,他被封于齐国(今山东北部地区,建都营丘,后称临淄)。

  周武王还分封了所有王室子弟。如三弟叔鲜封于管(今河南郑州),四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五弟叔武封于郕(今山东宁阳)等等。周武王即位第四年灭殷商,灭殷商后第七年逝世,终年九十三岁。

  周武王的妃子名叫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儿。邑姜生太子诵。周武王有五男二女,周武王逝世后,太子姬诵继位,时年方十二岁,是为周成王。当时由于因周成王年少,便由叔父周公旦摄政(摄行天子事)、召公奭辅政。后来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均为周武王之弟)不满意周公旦摄政,便勾结殷纣王的儿子武庚(一名禄父)发动叛乱。周公旦率师东征,经三年平定了叛乱,武庚、管叔被处死,蔡叔被流放,霍叔则降为庶人。

  周公旦在东征的过程中连带着灭了东方十七国,以后又增封了一些诸侯国,并以殷朝的贤臣、纣王的庶兄微子代替武庚封国于宋(今河南商丘),至此,姬姓之国增至五十三个。到东周春秋初期,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经过诸侯合并,尚存一百二十四个。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除分封诸侯国外,还分封采邑。采邑,又称采地,是周天子给有功卿大夫在畿内分封的一块土地。畿指京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采邑,是食其封邑的租税,故又称食邑。采邑与诸侯国的封国不同:卿大夫的采邑在畿内,即京都千里之内;诸侯的封国在畿外,封藩建卫,保有武装,以藩屏周朝。采邑的土地人民不属所封的卿大夫所有,仍属周天子,卿大夫只是收取其地的租税作为俸禄;封国的土地人民则归诸侯所有,不过各封国诸侯要定期向周朝廷纳贡,并提供军赋、力役的义务,保证中央王朝的财政收入。

  周朝分封给卿大夫或王室子弟的采邑,与周氏保有直接关系,西周分封采邑的制度,一直保持到东周:西周公旦封于鲁(今山东西南部),但他本人没有就封,由其长子伯禽就封于鲁,他本人则留在镐京,辅佐周武王与周成王,因他的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因为周公旦的采邑在周,他次子的采邑也在周,故他的次子的子孙后来均姓周。周召公奭封于燕(今河北北部),他本人未就封,留在镐京辅佐周武王与周成王,周召公的采邑在召。东周平王庶子的采邑,周平王东迁到洛阳,殷朝末年归顺周国的汝坟国,当时已不存在,成为东周王畿的一部分,因此,周平王让少子姬烈食采于汝坟。

  东周时期的汝坟,并不是一个诸侯的封国,而是姬烈的采邑(今河南汝南)。东周时期出现许多姓氏,有些是以国名为氏,但因为汝坟不是一个诸侯国,所以周平王少子姬烈的子孙在以国为姓时,便不以“汝”或“坟”为姓氏,而以“周”为姓氏,时代相袭。

  到了东周时期,周公黑肩(周桓公)曾率大军协助周桓王讨伐不听王命的郑国,不久,周王朝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乱,周桓公被卷入其中,不久被杀,但其子孙仍旧承袭爵位,在朝中作官。后来周桓公的子孙便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

  周平王迁洛邑之后,经过数代的传袭,国力越来越弱,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各路称霸诸侯轮番挟持天子,以壮声势,连当时地处荆蛮地带的楚王也敢不贡苞茅,问鼎中原。到了末代天子周赧王执政时期时期,周王室国力极其衰微,已完全不被各诸侯国放在眼里。这时,兴起于周朝西部边陲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迅速富强起来,开始对东方诸国虎视眈眈。为了震慑诸侯,秦国于公元前256年将东周王朝灭掉,周赧王被贬为平民,并随周室成员一起被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后来,这些故周王室人员被当地人称作周家,其子孙遂以此为姓氏,称周氏。汉唐时期的长安周氏便是源于周赧王这一支。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平王姬宜臼的后裔,属于以王朝名称为氏。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建立西周王朝。到了周幽王姬宫湦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后,西周灭亡。


  西周灭后,周平王姬宜臼继位迁都洛阳史称东周,经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东周王朝在周郝王姬延五十九年(秦昭襄王赢则四十九年,公元前256年),为秦昭襄王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六十六年。

  周平王姬宜臼有一个儿子叫周烈,受封汝坟侯。到了他十九世孙周邕时,秦昭襄王灭了周王朝,从此周姓失去侯位,但后代子孙依然还在,遂多以故朝名称为姓氏,称周氏。

  到了大汉王朝建立,这些故王族又重新恢复了周氏的侯位,汉高祖刘邦将周邕的孙子周仁重新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从此迁籍安城(今河南汝南王岗镇)。从此周氏作为汝南望族,经汉、魏、晋、隋、唐,历时千载,英才辈出,青史不绝。

  周仁下传五代到周燕,字少卿,他成年后出任郡决曹掾。当时的汝南郡守准备枉杀一批囚徒。作为监斩官,周燕向汝南郡守面谏,请求核实囚徒的罪责。但狡诈的太守对此置之不理。

  看到被囚的家人到处喊冤,又都被汝南郡守再抓去拷打,周燕又一次向汝南郡守求情说,自己愿意把这些囚犯的冤屈都写出来,署上自己的名字,结果汝南郡守大怒。有一同事悄悄告知周燕说:“你这么做,是要被上司怪罪的。你如今都把罪揽到自己身上,如有一句话牵扯到太守,他肯定会用刀宰了你。”

  果然,汝南郡守将周燕囚禁起来。周燕虽然在牢狱中天天遭受拷打折磨,始终没有屈挠。最后,当他听说汝南郡守下令要对他行刀锯之刑?觉得如此死法以后没法去见先祖(破身无以见先祖),于是绝食而死。

  不久,周燕便被朝廷平反昭雪。周燕有五个儿子,后来他这五个儿子皆有所成:长子周舆出任重合令,二子周羽出任栎阳令,三子周仲出任东海太守,四子周明出任衮州刺史,五子周良出任颖阳令,皆为一方行政长官,被当时的天下人称为“安城五龙”。

  从此,周燕的后裔子孙繁盛昌盛,分衍出许多支脉,如周燕之子周忠因任太山太守而在当地定居,形成太山周氏发枝或拖秧,传说他喜爱莲花似君子的品质。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献帝拓跋·邻的第二个兄长原名叫拓拔·普,其率领之族称普氏,汉译就是“普乃氏”。这在史籍《魏书》中有记载:“献帝以长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当时,北魏献帝把北魏王朝的核心拓跋部中王族氏族分为七个部落群体,以自己的七个兄弟分别统率之。

  后在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之后,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过程中,赐改汉姓为周氏,后成为北魏王朝中兴旺的七族之一,后逐渐融入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例如,在北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中,有隋朝时期的著名将领周摇。周摇,公元507~590年,字世安,他就是是北魏献帝次兄拓拔·普的后代。

 
  第五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南北朝时期陈国将领项猛奴,属于以冒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有一个著名的将领叫项猛奴,幼年时曾被周荟抚养,而随义父改姓周氏,改名为文育。

  项猛奴,公元509~559年,新安寿昌人(今河南境内),少孤贫。他擅长游泳,十一岁便“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当时义兴人(今江苏宜兴)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到项猛奴后甚为惊奇,便和他交谈。

  项猛奴说:“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由是周荟很可怜他,便随项猛奴到他家里,请求项母将周文育交给自己收养,得到了项母的同意。周荟官任到期后,带项猛奴回京,见到太子詹事周舍,便请周舍为其起名。周舍便给他改名为周文育,字景德。之后,周荟令侄儿周弘让教他读书写字。

  周弘让善长写隶书,于是便写下蔡邕的文章《劝学》及古诗给他看,但周文育对此一点也不感兴趣,还对周弘让说:“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大槊,是古代一种长大的兵器。周弘让便改教他骑射技艺,周文育非常高兴,后来学得一身好武艺。

  司州刺史陈庆之和周荟同郡,二人关系很好。便启请周荟为前军军主,陈庆之派周荟带五百人去新蔡慰劳白水蛮。白水蛮反而密谋要把周荟擒捉献于北魏,但被周荟察觉,于是和义子周文育力战。当时白水蛮人多势众,一日之中战数十合,周文育冲锋陷阵,勇冠军中。在作战中周荟不幸战死,周文育驰马夺其尸,白水蛮人见其勇,不敢相逼。到了晚上,白水蛮各自退回,周文育则身中九创。后来周文育伤愈后,便请求回去安葬周荟,陈庆之很赞赏他的气节,重赏了周文育。

  葬罢周荟,正好卢安兴为南江督护,便启奏朝廷要周文育和自己同行。后周文育征俚獠,累战有功,任南海令。卢安兴死后,周文育和杜僧明于梁大同八年(公元542年)起事攻广州。二人分据东西,一日之中,众至数万。当时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陈霸先率精兵三千来救援,二人被陈霸先击败被俘。但陈霸先见二人骁勇过人,亲手将其释放,并以二人为陈军主帅。从此周文育忠实于陈霸先。

  后监州王劢以周文育为长流,对他委以重任。王劢被代后,周文育想和他一起走,到大庚岭时,二人去占卜,卜者说:“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周文育说:“足钱便可,谁望公侯。”卜者又说:“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当晚,周文育和王劢在客店遇见一个商人,商人要和周文育赌博,周文育果然赢了二千两。翌日,周文育向王劢告辞。

  陈霸先听说周文育又回来了,非常高兴,马上派人相迎,厚加赏赐,并将主力军队交给他指挥。

  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农历8月,南豫州牧侯景率诸军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梁,先继攻占建康、三吴(以吴、吴兴、会稽三郡为三吴,相当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宁波一带)。南朝梁诸将纷纷反抗。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农历6月,江州刺史陈霸先亦兵发南康(今江西赣州),进屯西昌(今江西泰和)。周文育与杜僧明为前军,在攻克兰裕后又援助欧阳頠,皆有功。陈霸先破蔡路养于南野,周文育被蔡路养所围,四面数重,矢石雨下,连周文育的战马也被射死。周文育右手搏战,左手解下马鞍,冲出包围,与杜僧明会合,二人再战,大败敌军。战后,陈霸先表任周文育为府司马。

  周文育为陈霸先开创南朝陈国建有大功勋,后来在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被陈武帝敕封为镇南将军、寿昌县公。

  南朝陈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周文育病逝,他逝世后,陈武帝非常悲痛,亲自素服戴孝,痛哭于周文育的灵堂。

  在周文育的后裔中,皆以先祖之冒姓为姓氏,称周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唐朝唐玄宗执政时期姬姓族人,属于以避讳改姓为氏。

  唐朝先天、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2~756年),当时长安中所有姬姓族人由于要避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之音讳,即“姬”与“基”音同,均改为周氏。

  以后,有部分该支周氏族人改回姬姓,但大部分族人皆沿称周氏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百濮族,出自唐朝时期少数民族暨佐时氏,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百濮族中有暨佐时氏,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准制赐改为汉姓周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以避讳改姓为氏。

  唐朝末期,有个人叫成讷,是一名骁勇的战将。唐哀帝李柷天佑四年(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后梁太祖(后改名朱晃)篡夺唐朝,成讷在灭唐过程中大力支持朱晃,因功被后梁太祖封官至太尉、上谷郡王。后成讷战死,被后梁太祖赐姓为周,加以褒奖。在成讷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后梁太祖之赐姓为氏,称周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外,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叫成油(仙锐),是淮西人,他也投靠了后梁太祖,立有不少功勋。在成油逝世后,同样被梁太祖赐姓为周氏。在成油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后梁太祖之赐姓为氏,称周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已姓,出自元朝时期苏氏族人,属于以避讳改姓为氏。

  在唐朝时期,有个名人叫苏益,字世进,曾任山西隰州刺史,唐僖宗李儇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苏益为辅佐王潮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任泉州押卫都统使,居于泉郡同安永丰里。娶陈氏、罗氏、张氏;生三子:苏光谊、苏光谓、苏光诲。

  苏光诲任过漳州刺史,与父苏益居同安永丰乡葫芦山,取名芦山堂,灯号芦山,为入闽苏氏及芦山衍派始祖,后来苏益的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大族之一,其第六世孙叫苏颂,字子容,为宋仁宗赵祯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的进士,官至左丞相,他发明了著名的水运天像仪,今被世界钟表联合会尊奉为“钟表之父”。

  到了元朝末年,苏益的六世孙居住在福建泉州卓源乡新康里,因遭粮累,全部财产被没入官家,族人还累受元朝官军的围剿,各自逃难,其侄苏可安因此改姓周氏。自此以后,该一支由苏改周的周氏族人逐渐繁衍,并迁入今台湾省新竹县。


  第十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周尔那德氏,亦称卓尔特氏,蒙语为,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r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周氏。

  ⑵.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亦称朱勒豁得氏,蒙语为,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rg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周氏、朱氏、康氏等。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明朝第一代吉王叫朱见浚,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七子,在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受封就藩长沙,传到第四代吉王称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袭封,逝世后无嗣,吉端王的二子又袭封。朱万世,就是袭封吉端王的第三子(庶子)朱翊铤,受封长沙郡王。

  在明朝亡国之后,朱万世逃往广东宁乡周家一带,为避祸改姓周氏,后逝世于缅甸。其后裔子孙便一直称周氏,世代相传至今。清朝灭亡后,有一部份人恢复了朱氏,而还有相当多的人仍沿续周氏。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周成氏,以地为氏,满语为Joceng Hala,世居周齐理(今吉林叶赫河流域张城东部),所冠汉姓即为周氏。

  ⑵.满族周延氏,满语为Joya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周氏、常氏等。

  ⑶.满族周佳氏,亦称宗佳氏,满语为J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和(今黑龙江上游或嫩江一带),后多冠汉姓为周氏、钟氏。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高山族、瑶族、东乡族、彝族、布朗族、白族、土家族、保安族、黎族、壮族、羌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周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周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周昌、周任、后稷、姬宜臼、拓拔·普、项猛奴、成讷、苏益。

  • 1
  • 2
  • 上一篇:杨姓家谱
    下一篇:黄姓家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