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truth:康熙遗诏揭秘雍正继位truth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3

帖子

10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10: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玥倾芸珞 于 2014-10-23 10:17 编辑

    据目前的报道,《康熙皇帝遗诏》共有4份,其中两份在大陆、两份在台湾地区。专家认为,不排除其中有两份是底稿。因为按照常规,皇帝的圣旨一般都有专人起草,等皇帝提了建议后再正式盖章颁布。其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满文《康熙遗诏》,整幅“遗诏”长1.55米,宽0.8米,为卷轴式,需两人合作才能全部展开。“遗诏”写在一张明黄色的宣纸上,这种颜色是清代皇家的御用色。由于年代久远,“遗诏”上看到了形如山水画般的大片霉迹,不仔细看,会让人误以为遗诏写在一幅山水画上。
    诏书的文字自右向左,自上往下书写,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是同一内容。汉文共约1700余字,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康熙在位60年的功绩,据介绍这部分内容早在康熙56年就已写好。
    第二部分,也就是整个诏书的核心部分,宣告了帝位的继承人。“雍亲王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这短短的31个字,似乎可以澄清存留了近三百年的谜团之争。
    辽宁省档案馆珍藏着另一份《康熙遗诏》。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珍藏有《康熙遗诏》汉文本。
    《康熙遗诏》的文本共有四件,其中两件是满汉合璧并盖有篆文“皇帝之宝”和满文“皇帝之宝”的玉玺大印。1949年后,台湾中研院和北京一史馆各保存一件。有专家认为,北京保存的康熙遗诏文本上,有四处明显挖补、塗改,我认为,这是抄写的人有意为之,目的就是要向世人和后人暗示,康熙遗诏是被雍正挖掉、重写了的。从满汉合璧《康熙遗诏》的现状看,很有可能。
    海峡两岸两件满汉合璧康熙遗诏的文本长度,都是2米以上。北京保存的长2.64米,宽0.89米;台湾保存的长2.02米,宽0.86米,必须卷起来保存。    
    记者看到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康熙遗诏”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其中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这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
    省档案馆专家介绍,雍正即位后,始建秘密立储诏书,封于匣内,高悬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皇帝死后取出,昭告天下。
    这份诏书完全可以证明雍正的合法身份。因为传位诏书中的满文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没有矫饰的可能,而清代汉文诏书中用的都是繁体字,“於”字和“十”字在字形上相去甚远,难以更改。  
    有关雍正(胤禛)继位的问题,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最大谜案之一。北京科技报报道,上海学者金恒源(爱新觉罗·恒源)在专业期刊《史林》上撰文指出,根据对有关史料的重新解读,发现两份满文《康熙遗诏》中均无由皇四子继位的明确记载;所谓“八人同受面谕”是雍正后来的伪作;现存“遗诏”也是大臣隆科多受雍正之命所伪造。
    金恒源在文章中指出,着名清史专家王钟翰曾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满文《康熙遗诏》进行考证,王钟翰证实,原件是残缺的。在这份满文的《康熙遗诏》原件中,并没有“皇四子……继位”的内容。也没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这最重要的一句话。
    前几年,台湾学界宣布又发现了一份康熙亲笔遗诏,诏书中明确记载着“传位于皇四子”的内容。台湾中科院史语所精通满文的清史专家李学智,对原件进行了考证。据李学智的判断,目前所见的所谓《康熙遗诏》,全部是康熙去世三日后,由胤禛伪造的。李学智指出,在伪造遗诏的过程中,首先存在着隆科多“票拟”(即起草)遗诏的事实。
    “八人同受面谕”应系雍正事后伪造
    认为雍正是合法继位的学者认为,康熙去世前曾对八位大臣面谕,皇位由皇四子继承。那么这里的“八人同受面谕”是确有其事,还是雍正事后编造的?
    金恒源在文章中指出,据史料记载,康熙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晚9点左右“宾天”的,而在临终这一天的凌晨1至3点间“急召”胤禛。而胤禛到达畅春园之前的上午7点左右,康熙已将三、八、十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急召入宫,宣布了“皇四子人品贵重……着继皇帝位”的决定。但这些都是雍正在当了皇帝7年之后,才突然举出的证据。
    金恒源认为,如果确实存在康熙在他去世的当天上午当众宣布“四阿哥继位”一事,以胤禛的一贯为人和即位合法性斗争的惨烈程度,胤禛断无可能把如此重要的信息拖延到7年以后再作宣布。所以,答案只有一个,“八人同受面谕”一说完全是雍正、张廷玉等人编造的伪证。
    胤禛、隆科多阴谋勾结的证据
    金恒源在文章中指出,就在十日胤禛去南郊祭天的同一天,胤禛竟一日“三次派遣护卫、太监等”人进驻康熙所在的畅春园,此后每日不断派遣护卫进驻该园。在康熙已经正式宣布“自初十日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的情况下,胤禛仍可以每日派人进驻畅春园。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隆科多任九门提督,专门卫戍京师。这里面若无隆科多的支持,绝无成功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圣祖实录》中,对胤禛每日“三次派遣护卫”进驻畅春园,用的是“候请圣安”,而到乾隆修撰《世宗实录》时,却将“候请圣安”改为“恭请圣安”。一字之改,充分暴露出胤禛、隆科多等人的阴谋伎俩。
    胤禛、隆科多联手控制住畅春园,显然只是阴谋篡位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康熙去世后,用最快速度造成胤禛继位的既成事实,完成篡位。
    金恒源指出,清史专家王钟翰早有雍正伪造《康熙遗诏》的说法。所谓《康熙遗诏》,完全是雍正命隆科多“撰书”(起草)的作品。据李学智介绍,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保存着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二月二十八日的满文《上谕档册》共75件。其中有一件内容如下:“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诸阿哥等奏:恭阅尚书隆科多撰书《遗诏》。奉旨:是。着交内务府、翰林院会同撰写。”
    可见,康熙去世时,胤禛、隆科多并没有能拿出遗诏来,是隆科多抢先“口述”康熙留下由皇四子“继承大统,即皇帝位”的“遗言”。而且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又是隆科多一人在雍正命令下独自起草了《遗诏》,十六日宫内宣读的虽然是内务府、翰林院会同撰写,但底本却出自隆科多之手。
    疑云重重的康熙大殓
    金恒源指出,胤禛、隆科多匆匆举行康熙大殓的做法,也充满了阴谋气味。康熙去世于十一月十三日晚7至9时,第二天(十四日)已登帝位的胤禛就下令举行大殓,而且把大殓的时间定在戌刻(即晚上七至九时)。当时京城气候已经寒冷,尸体装殓存放不存在问题。
    太平盛世的皇帝大行之礼非同小可,新主必要与皇子、重臣会同礼部仔细研究方案,选定吉日隆重举行,胤禛为何如此急不可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机把皇子、大臣马上召进宫来。一旦进宫,在隆科多严密监控下,只能俯首就范。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康熙去世当晚,三、八、九、十等众阿哥都已及时知道并在场参加了有关的重要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