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流芳家谱 > 家谱收藏 > 家谱名称
流芳家谱

黄姓家谱

作者:   时间:2014-12-22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远上古伏羲大帝下属之官黄龙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黄龙师,亦称黄龙、黄师、黄中官、龙师等,是传说中上古伏羲大帝所设置的官名,为中官。

  传说,在伏羲为帝时,天上有瑞龙出现,因此伏羲以龙名任命属下官称。在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师者,长也,以龙纪其长官,故为龙师。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百官各隶其部,以中官为首。”

  在黄龙师之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龙氏,后省文简称为单姓黄氏、龙氏等,子孙建有古黄国。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远古黄帝下属之官黄云,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黄云,是传说远古黄帝所设置的官名,为中官。

  传说,在黄帝受命时,天上有瑞云出现,因此黄帝以云名任命属下官称,分为黄、青、缙(赤)、白、黑五种。

  这在史籍《集解》中有记载:“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黄为中央最高权力的表征。

  黄云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云氏,后省文简称为单姓黄氏、云氏等。子孙建黄国。

  第三个渊源:源于少昊氏,出自远古黄夷氏族,属于以图腾崇拜为氏

  在远古蒙昧洪荒时代的中国东部地区,有许多以鸟为图腾的原始人群,生活在这一广大地区,典籍称之为东夷。其中有九支氏族最为强盛,组成为部落联盟集团,史书称其为九夷。据史籍《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这九夷是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其中的黄夷氏族,就是黄氏的最古老的族源。

  黄夷是因为崇拜黄鸟而得此名。其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远古时代,在燕山南面的古幽州一带,栖息着各种鸟类,其中有一种后人称为黄鹂、黄莺的黄鸟。这种黄鸟,不仅小巧精灵,色泽艳丽,而且叫声清脆,婉转悦耳。典籍《诗》的第一节这样描写:“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对于长期采集、狩猎在山林中的原始先民们来说,这小巧活泼的小黄鸟,它们成群地在空中林间飞腾、跳跃、呜叫,给先民们带来天籁般的谐趣和原始愉悦。他们对黄鸟的喜爱之情,转而变为尊敬,后来发展至顶礼膜拜,就把它当作自己氏族的守护神和标志,因而也就成为这一氏族的图腾。这个氏族就叫做黄鸟族、黄氏族,简称为黄夷、黄族、黄人,成为东夷族鸟夷的一支。

  黄氏族人所居之地,地名多带黄字。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古代叫黄水,后来才改为“潢水”。史籍《热河志》第七十一卷这样介绍:“《新唐书》始作潢字,辽金史因之。《清一统志》原本谓别于西黄河,故曰潢。”后来,黄人由内蒙东部向东南部方向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之一的黄夷。今山东黄县东南部有古黄城,掖县南有黄山,兴博县有黄山,黄阜、济南西南部三十公里处也有黄山。这一带就是远古黄夷栖息活动的地区。

  在东夷集团中,黄人的势力发展非常迅速,很快就成为东夷集团中势力强大的一支,因而被推尊为部落联盟首领。在野蛮时代中期,东夷部族集团由凤夷氏族的少昊金天氏为部落联盟大首领时,黄夷就与风夷结成了婚姻氏族,后来又加入了少昊部落。当时,东夷集团都普遍崇拜鸟。由于东夷集团大首领少昊氏族的图腾是凤,因此凤便成为百鸟之王,成为了神鸟。凤鸟中有一种雌性的鸟,叫做皇(后写作凰)。这种鸟与黄鸟一样,通身都鲜艳亮丽的黄色羽毛,而且这两种鸟名的读音完全相同。皇鸟是凤鸟的配偶,恰巧黄夷又是凤夷的婚姻氏族。这些相同、相似、相通之处,黄人便自然地用凰鸟来取代原来作为氏族图腾的普通小黄莺,崇拜的对象改成了凰鸟。这样,黄鸟变成了皇(凰)鸟,黄夷的图腾由黄鹂鸟变为金凤凰。

  当历史进入到野蛮时代中期,大约是炎黄之世时,东方黄夷部落部分成员陆续内迁到了华北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尽是一片黄色:黄色的平原,黄色的山峦,还有横穿北部中国的黄色的大河,人们便崇拜起大地和大河并把这条河叫做黄河。

  由于黄人内迁中原,用原本是黄鹂鸟的颜色“黄”字来指称大地的颜色,所以才有了《说文解字》的注释:“黄,地之色也”。

  黄氏人加入东夷集团后,与少昊氏结成了婚姻氏族的关系。后来,少昊氏族势力越来越强大,少昊就成为东夷部落集团的大首领,这样,黄夷降而为少昊部落的附属氏族,它与少昊凤鸟族的关系也由婚姻氏族变为父子氏族。因此,黄夷便以少昊为本族始祖。《宋学士集》说:少昊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他被封于汾川,后世尊其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裔建立了沈、姒、蓐、黄等国,后被晋国一一灭掉,其中黄国的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氏的一支,晋国的黄渊便是其后裔。

  少昊,大约生当炎黄之世,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关于他的事迹,各种典籍的记载不尽一致,光是他的名字和称号,在史籍中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记载,如少昊、少皓、少皋、少嗥、睥、少阜、少晖、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等等。

  据史籍《左传》、《帝王世纪》中记载:少昊名叫挚。少昊的母亲,在史籍《帝王世纪》中说是“女节”,在史籍《拾遗记》中则说是“皇娥”。据史籍《春秋元命苞》记载:黄帝之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今河北盐山),女节在梦中幻觉这颗巨大的流星落在自己身上,意感而孕,生下了少昊。

  而在史籍《拾遗记》中则有一段更加神奇而缠绵的叙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当她来到穷桑的苍茫之浦时,遇到一位俊美少年,他的容貌俊美绝俗,自称是白帝之子,即太白星之精。这位太白星化身的美少年,下凡降落在苍茫水边,与皇娥相遇,便一见钟情。白帝之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瑟,皇娥依瑟而清歌,白帝子答歌,从此与皇娥嬉戏宴游,乐而忘归。享受了一段浪漫生活之后,皇娥便怀有身孕,后来生下一位圣子,取名叫“挚”。

  挚,由于是生于穷桑之地(今山东曲阜东部西海之滨),因此取名为“穷桑氏”,也叫“桑丘氏”,他就是黄氏的远古始祖。

  挚长大后,成为东夷族鸟夷的首领,后来氏族不断壮大,当上了东夷部落联盟首领,德被天下,因此被尊称为少昊氏,仅次于号称“太昊氏”的远古第一帝伏羲大帝,之后从原来的住地穷桑迁都于曲阜。

  少昊一族是古史上确切记载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司马迁在史籍《左传》中就记载了郯子在谈论上古的氏族标记时的话:“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就是说,少昊即位之日,有凤飞集于庭,少昊氏认为这是祥瑞之兆,因此以凤鸟为族神,以凤鸟为图腾,以鸟给各个氏族命名,称自己氏族为“凤鸟氏”。在史籍《拾遗记》中也有与此大致相同的一段话:“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一号金天氏。时有五凤,随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

  史籍《左传》中对少昊的功绩有比较具体的记载:“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大意是,凤鸟氏,就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玄鸟氏,是掌管春分秋分的官;伯赵氏,是掌管夏至冬至的官;青鸟氏,是掌管立春立夏的官;丹鸟氏,是掌管立秋立冬的官……改善器物用具,统一尺度容量,让百姓得到平均的。这段话记载了少昊测量天象、制定历法、发展生产、订立制度标准的功绩。在历正、司分、司至、司启、司闭这五种鸟官中,比起司分(春分与秋分)、司至(夏至与冬至)、司启(上半年的立春与立夏)、司闭(下半年的立秋立冬)来,凤鸟氏是观象授时、确定历法的主体,故云“凤鸟氏历正”。这是少昊氏最大的功绩。

  在史籍《路史》中,还记载了少昊氏是中国古代最早确定星宿的部族,曾“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有八宿”,还将北辰列为最尊贵的星位。后世以星宿定部族区域,以星定人,均源于此。少昊氏还是一个会创作乐曲的氏族,史称少昊曾作乐名曰《九渊》。

  另外,大量的神话传说也以各种神异的方式叙述了少昊在测量天象、制定历法方面的主要功绩。史籍《帝王世纪》中说,少昊当东夷部落联盟领袖,在位一百年后才去世。

  第四个渊源:源于皋陶氏,出自夏王朝东夷族首领伯益,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伯益的父亲是皋陶。在史籍《潜夫论》中记载:“梁、葛、江、黄……皆皋陶之后也。”

  皋陶,名繇,字庭坚,是历史上著名的传说人物,是虞舜时的司法官,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按史籍《帝王世纪》的说法,皋陶出生于曲阜少昊之墟。曲阜,偃地,故舜帝赐其为偃姓。据史籍《世本》和《说苑·君道》中的记载,皋陶后来当上了大理之官,作五刑,即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传说,皋陶的外貌为青绿色,嘴唇像鸟喙,是至诚的象征,能洞察人情,明白决狱。史籍《论衡·是应》中记载,皋陶有一只神兽,他在治狱、判决有疑时,就令獬豸决狱。獬豸,就是传说中只有一只角的羊。据说它很有灵性,能分辨是非曲直,确认犯罪与否,如被疑对象有罪,獬豸就会以角顶触。故典籍称其为“助狱为验”的“一角圣兽”。史书上说当时天下无虐刑,无冤狱,小人畏惧,天下太平。舜帝对他的成绩极为赞赏,便把他封于皋地(今河南渑池西部),所以,又叫皋繇。因为上古“陶”、“繇”读音相同,所以又写作皋陶、咎陶、咎繇。

  皋陶帮助夏禹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政权的领袖,夏禹很感激,便指定他为自己的接班人,正准备让位,但皋陶却于此时去世了。

  但是,根据《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的记载载:“皋陶,洪洞人,县南十三里,墓木之西,庙于崇坡之上,守臣以岁祀焉,制律也。”在方志《洪洞县志》中也载:“皋陶出生在洪洞县士师村,死后葬村东二里许,村东北建祠。庙墓数千年在焉!祭祀不断。”另有一说是皋城人(今安徽六安)。因次子仲甄封六,因而被尊为古六安国始祖,偃姓,至今六安城东仍有皋陶古墓,春秋时期的英国、六国等小诸侯国,君主都是皋陶的后人。

  皋陶生了六个儿子(一说三个),长子大费(读音作bì),即伯益,又称伯翳,能驯鸟兽,事虞,食于嬴(今山东莱芜莱城区羊里镇一带);是嬴氏、黄氏、赵氏、江氏、秦氏等姓氏的共同血缘祖先。

  伯益,原姓伊氏,名益,字赜凯,又字虞余,是传说中的一位大英雄。年轻时的伯益就很聪明,有才智,史籍《吕氏春秋》说他发明了以封占卜岁时吉凶的方法,又最早发明打井取水。关于打井取水的事,有些典籍说得很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在史籍《淮南子》中说:“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由于伯益富有才华,夏禹就向当时中原氏族联盟政权首领帝舜推荐他,舜帝派他辅佐夏禹治水。在佐禹治水的过程中,他立下了大功,夏禹在治水成功后受赏时对舜说伯益也有功劳。舜帝便赐给伯益白色的旗旒,并说:“以后你的子孙一定会昌盛的!”舜帝的话一直非常灵验,后来伯益的后嗣非常繁盛发达。

  在典籍《国语》上说,伯益能议百物,以佐帝舜。伯益来自东夷少昊鸟氏族,所以传说他能知禽兽之言,能与飞鸟通话,在史籍《汉书》中说:“伯益知禽兽。”在史籍《后汉书》中也说:“伯益综声于鸟语。”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这与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上所言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的意思是相通的,所以舜曾任命他为虞官。而在典籍《孟子》中则另有记载,说舜帝派遣伯益担任火官,伯益用火焚烧山泽,迫使猛兽逃匿,使过着畜牧流徙生活的人们从此过上了安居垦种的农耕生活。后世尊他为保佑人们免遭猛兽伤害之神“百虫将军”,并修庙祭祀他,就是源于这个原因。

  舜帝对伯益十分信任和器重,还将自己美丽的小女姚氏嫁给了他,并且封伯益于费(今山东费县),所以伯益又叫大费,世称费侯。

  舜帝之后,大禹继承了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奠定了夏王朝的国体基础。大禹对皋陶伯益父子都非常信任,先打算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皋陶,不意皋陶不久便去世了,遂指定皋陶长子伯益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在晚年授政于伯益,让自己的儿子姒启为臣。夏禹在位十年,在东巡会稽时病逝,临终遗言传位给伯益。

  传说,伯益为夏禹守丧三年后,将王位避让给了姒启,自己在箕山之北隐居下来。在华夏族人的拥立下,姒启即天子之位,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正式建立,史称夏启。

  夏启即天子位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彻底终止了以“禅让”为标志的氏族社会“公天下”制度,确立了阶级化的“家天下”制度,历史进入了奴隶制文明时代。随后,便开始着手消灭勋臣伯益的势力,并在夏启六年(公元前2130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2053年)将伯益杀害了。伯益被害之后,夏启又以隆重之礼厚葬伯益,还“岁善牺牲以祠之”,即每年都以牺牲来祭祀他的亡灵。

  伯益虽然被害,但他的家族后裔却十分繁荣昌盛,分衍出黄氏、赵氏、江氏、秦氏等十多个姓氏,都尊他为始祖。

  第五个渊源:源自嬴姓,出自夏王朝时期的古黄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上古时期,古黄国有两个:一是豫地潢川黄国,二是晋地汾水黄国。

  ⑴.豫地潢川黄国:

  豫地潢川黄国为伯益后代,开国君主叫惠连,建于大禹即天子位之前两年即公元前2148年春,而伯益是却被夏启杀害的。伯益逝世后,夏王朝与伯益后裔东夷族的斗争并未结束。作为伯益东夷集团的一支,很早即南下潢川一代生息繁衍,黄国也一直进行反抗夏王朝的斗争。这种斗争从夏启开始,一直持续到夏王朝第八代君主姒芬(姒芒)执政时期(夏芬,公元前1984~前1967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847~前1830年在位)。在史籍《竹书纪年》中有这样的记载:“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畎夷……黄夷、白夷……风夷”,在殷墟卜辞中也有“伐于黄尹”的记载。这里所说的黄夷,已不是远古炎黄时代的黄夷黄鸟氏族,而是指夏王朝的潢川黄国。至夏芬执政后期,潢川黄国已被夏王朝所征服。

  被征服的潢川黄国,后来又有许多人参加了商族灭夏的斗争。公元前十六世纪,原来属于东夷集团的殷商部族在杰出首领成汤的领导下不断强盛起来,最后消灭了夏王朝,建立起历史上强大的殷商帝国。潢川黄国与商族同属原东夷集团,都受夏王朝的压迫,因此,当商族兴起、夏商鼎革之时,潢川黄国人便立即参加了商族反夏、灭夏的斗争。商王朝建立后,潢川黄国成为了商王朝的一个小盟国。

  两周之际,潢川黄国势力仍有所发展,它与淮水流域的同族即原东夷集团的江、道、柏、弦等诸嬴姓国结成同盟,并成为东夷诸嬴姓小国的盟主。潢川黄国还通过与周王朝敕封在汉江流域的姬姓诸国的联婚,以改善与周王朝及中原各国的关系。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南方的荆蛮楚国日益强大,对淮、汉流域诸小国的威胁也日益严重,因此,潢川黄国更进一步加强与嬴姓诸国的同盟,又与汉东的姬姓随国结成同盟,共同抵抗楚国的威胁和侵略。

  周桓王姬林十六年(楚武王熊通三十八年,公元前704年)“楚子会诸侯,黄、随不会。”黄、随两国坚守与诸夏的同盟关系,顽强抵制楚国,这使得楚武王大为恼火,随后派大军攻打潢川黄国的盟友随国。而位于淮水流域的黄国由于相距较远,躲过一劫,但也遭到楚武王所派遣的使臣蓬章的斥责。

  周惠王姬阆二年(楚堵敖熊囏二年,公元前675年),楚堵敖首次讨伐黄国。面对势力已扩张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国,黄国采取了依靠强齐抵御强楚的策略。

  在史籍《春秋》中记载:在周惠王姬阆十九年(楚成王芈頵十四年,齐桓公姜小白二十七年,公元前658年),潢川黄国与相邻的同姓江国一起参加了由齐桓公主持的“贯之盟会”(今山东曹县),次年又参加了“阳谷之盟”(今山东阳谷),从此与中原齐、宋、郑、卫、鲁等诸侯国结成了反楚同盟。

  周惠王姬阆二十一年(齐桓公姜小白二十九年,鲁釐公姬申四年,宋桓公子御说二十六年,卫文公姬辟疆四年,陈宣公妫杵臼三十六年,公元前656年),潢川黄国与齐、鲁、宋、卫、江等盟国一起组成联军,攻打亲楚的陈国。楚国因此决定进行报复,并策划先灭掉潢川黄国,为此,楚成王开始着手进行细致的准备。但此时的潢川黄国统治者自恃与中原大国有同盟关系,又有齐、宋等中原大国的庇护,所以没有作任何战略防御。

  周襄王姬郑四年(楚成王芈頵二十四年,公元前648年),楚成王以潢川黄国不向楚国纳贡为借口,大举入侵潢川黄国。由于潢川黄国既未设防,诸盟国又坐视不救,结果潢川黄国以惨败告终,古老的潢川黄国至此被楚国吞灭,历国祚一千四百九十九年,约传衍五十代君主,最后一代君主为黄穆侯,名叫嬴企生(黄企生),周襄王赐名为嬴远(黄远)。

  据考古调查和考证,古潢川黄国故城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西北部六公里淮水之南、潢河西岸的隆古乡。潢川黄国故城遗址至今仍在,保存完好,目前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城内遍布春秋时代的遗址遗物,鼎足、鬲足、铜镞、瓦当俯拾皆是。人民政府在1978年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故城内还发现了青铜冶炼、制造作坊十二处之多,还出土了一批铜器残片。城西则是一片密集的墓葬区。

  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潢川之南的光山县城旁宝相寺发掘了古潢川黄国国君黄君孟夫妇的合葬墓。墓主是春秋早期潢川黄国灭亡前的某一任君主黄君孟夫妇。关于黄君孟其人,经无载,史无传,也不见于谱牒。墓中夫妇都是三重棺,即外椁、内椁、内棺共有三层。黄君孟的夫人叫孟姬,是某一姬姓诸侯国贵族之女,生前高贵,故逝世后陪葬享受了与国君相等的规格。在黄君孟夫妇墓中,还出土了不少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竹木漆器、丝织片,共二百余件。其中最多的是玉器,精美绝伦,这是其他任何诸侯国墓中所没有的随葬玉器。黄君孟的随葬器物共有七十件,其中玉器为五十四件;黄夫人孟姬棺中的随葬器物共一百六十九件,其中玉器一百三十一件。在玉器中,又以佩玉为主,造型大多是生动写实的虎、鱼、蚕、人首等形状,还有兽面纹、窃曲纹等繁复古朴的玉器,还有十多件色彩艳丽的玛瑙串饰。从这些玲珑剔透、造型精美的大批玉器中,可以看出潢川黄国具有当时极高的琢玉工艺技术水平。潢川黄国在春秋前期与姬姓国有联姻和结盟关系,在周朝被封为子爵,所以国君称“黄君”或“黄子”。

  黄国灭亡后,其国人不忘故国,遂以国名为姓氏,称黄氏。黄氏族人虽然分散于各地,但大多距原黄国并不远,其中在江夏(今湖北新洲西部)一带聚居最多,故后人多以江夏为黄氏的主要郡望。

  陆终始祖之说相当普遍,尤盛于浙、川、滇、黔、桂、台等省,姓氏学经典《元和氏纂》中明言:“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在以陆终为始祖之说中,黄氏家谱中还出现了几种与此紧密相关而又不尽相同的说法:

  ⑴.是以陆终之子为始祖,如《广东开平黄氏族谱》宋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的谱序说:“我黄氏,派出陆终之季子讳云者,轩辕黄帝七世孙也。”

  ⑵.是以陆终之孙为始祖,如《中国文化百科全书·氏族》所引《台湾黄氏宗谱》的记载,以陆终长子昆吾之子高为黄氏一世祖。

  ⑶.是一种很特别的情况,如在家谱文献《新安黄氏会通谱》中,并列陆终及其后裔四人即陆终、陆终之子樊、樊之后梁泽周武王之臣)、梁泽之后缗为始祖。在陆终的子孙后裔中,有相当数量的黄氏家谱都以南部陆为公为第一世大始祖。

  目前,大部分嬴姓黄氏族人都认为其祖根在河南潢川,并推奉豫地潢川黄国之黄氏为正宗。

  ⑵.晋地汾水黄国:

  晋地汾水黄国是少昊氏裔孙台骀的后裔建立的。少昊氏去世后,黄帝集团的颛顼取代了少昊的部落联盟首领权,原少昊部落的许多鸟夷氏族纷纷向中原内地迁徙,有的还加入到中原华夏颛顼集团。据史籍《左传》记载,少昊的裔子嬴昧就做了颛顼帝领导的华夏部落的水官。

  嬴昧生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嬴台骀。嬴台骀就像他的父亲嬴昧一样,很善于治水。当时,汾、洮两河水涝成灾,久治不好。颛顼帝就派善于治水的嬴台骀前去治理。嬴台骀采取了疏导和障堵相结合的办法治水治河,很有成效。汾、洮两水治好后,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为了嘉奖台骀治理汾、洮的大功,颛顼帝便将汾川流域封给他作采邑。嬴台骀去世后,人们感怀其功德,尊他为汾水之神。以后,嬴台骀的后裔在汾川流域建立了沈、姒、蓐、黄四个小邦国。

  黄夷建立的汾水黄国,建于大禹即位之前两年,即公元前2148年春,,是嬴台骀后裔所建各方国中最为杰出的一个。汾水黄国所在之地汾、洮,汾水即今山西汾水,洮水为今山西闻喜县涑水河上游的洮水。洮水北岸、绛县西部十五公里有地名横水(即黄水),旁有一溪名横水,又叫黄水,是洮水的支流,这一带便是古汾水黄国的故地。至春秋早期,姬姓周族人在这里建立的晋国强大起来,兼并了这一地区各个小邦国,汾水黄国也被晋国所吞灭。

  嬴姓汾水黄国被灭之后,黄人以国为氏,姓黄氏,成为历史上黄氏宗族的族源之一。这支嬴姓黄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今山西一带。春秋时期,该支黄氏宗族的许多成员在晋国担任官职,如晋国贵族大夫黄渊,就是该支黄氏一族的后裔。不过,该支黄氏的后代宗族潺弱,载于典籍史书的人物仅见黄渊一人。这支晋地汾水黄国之后的黄氏,后来日见衰落而隐。

  该支黄氏族人多以黄渊为一世祖,其后裔子孙主要流播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威信黄氏宗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渊公字好善,迁居黄岗之地,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第六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吴国黄池,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史籍《春秋·哀十四年》中记载:“哀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黄池,从商末周初至春秋晚期皆为吴国之地,故址在皖境大公圩一带(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石桥镇),地处水阳江、青山河、青戈江交汇处,西南两面与长江巨埠芜湖隔河相望,一直是吴国的北境重镇,历代皆为与楚国频繁接兵之处。在历史上的宋朝理宗赵昀执政时期(公元1225~1264年),曾一度称之为“丹阳”。

  战国初期的周元王姬仁三年(越王姒菼执二十三年,吴王姬夫差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句践发动了吞灭吴国之战,有五百七十二年国祚的吴国就此灭亡,越王句践成为春秋末代霸主,黄池从此归于越国。

  一百十八年后的周昱王(周显王)姬扁(周安王姬骄)十四年(越王姒无颛八年,楚宣王熊良夫十五年,公元前355年),楚宣王发动了击灭越国之战,有一千八百零三年国祚的越国就此灭亡,黄池从此又归于楚国。

  秦王嬴政二十四年(楚王熊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始皇发动了吞灭楚国之战,有八百一十九年国祚的楚国就此灭亡,黄池成为秦王朝当涂县辖下的一个镇。

  还在越王句践灭吴国之时,即有黄池姬姓人以故居名称为姓氏,称黄氏;楚宣王灭越国之后,又有黄池姒姓人以故居为姓氏,称黄氏;秦始皇灭楚国之后,又有黄池芈姓人以故居为姓氏,称黄氏。

  黄池黄氏,实际上出自姬姓、姒姓、芈姓三族,后世统称之为黄池黄氏、或俗称丹阳黄氏、马鞍山黄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黄渊,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黄渊,是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栾氏集团中公卿大夫箕遗的属下大夫,是栾氏集团中的重要亲信干将。

  周灵王姬泄心十八年(晋平公姬彪四年,公元前554年),执政上卿荀偃辞世,范氏家族的范宣子(士匄、士丐)继任晋国中军将,成为执掌国政的上卿。范宣子执政,栾氏家族不服,早在晋悼公姬周执政时期(公元前572~前558年在位)就已产生的范氏(赵氏)与栾氏两大家族之间的矛盾被激化了。

  栾氏家族在当时的晋国列卿大夫中是与晋公室关系最密切的,这是因为过去的执政上卿栾书有杀晋厉公姬寿曼(公元前580~前572年在位)而扶立晋悼公的功劳。之后,栾氏一族恃功骄横,结怨甚多,使得列卿大夫们大多纷纷转向和结好范氏家族。而当年范宣子之子范鞅(赵鞅)曾被栾书的嫡长子栾黡逼迫得在晋国无法立足,被迫投奔秦国,所以历来与栾黡之子栾盈(公元前?~前550年待考)不和。

  栾盈的母亲叫栾祁,是范宣子之女,范鞅之姐,故栾盈为范宣子的外孙、范鞅之甥。

  周灵王二十年(晋平公六年,公元前552年),栾盈之母栾祁与人私通,被栾盈撞见,她先下手为强,立即诬告栾盈作乱,并由范鞅作证。因此栾盈为范宣子所逐,被迫奔亡楚国,不久又流亡齐国。

  范宣子对外孙栾盈一族可是毫不手软,在将栾盈驱逐出境后,迅速展开雷霆一击,捕杀了栾氏集团的核心成员箕遗、黄渊、嘉父(晋国五正之首绩顷父之子)、司空靖、邴豫、申书、邴师、羊舌虎、叔罴十人。当时连贤臣叔向(羊舌肸)、伯华(羊舌赤)、籍偃也被牵连入狱。其余的栾氏余党皆纷纷逃亡国外。

  这在典籍《国语·晋语》中有记载:“平公六年,箕遗及黄渊、嘉父作乱,不克而死。”详细过程在《东周列国志》中有记载。

  在黄渊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黄氏,其后代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威信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谱》之语:“渊公字好善,迁居黄岗之地,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姬姓黄氏族人大多尊奉黄渊为得姓大始祖。

  第八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秦、汉、魏时期内廷之官黄门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黄门郎,是秦朝时期设置的内廷官员,由于在禁宫黄门之内办公,有宦官、非宦官两类,称作黄门郎,皆是帝王亲信。

  到汉末魏、晋朝时期,机构改称为“黄枢”,后统一改为“门下省”,官员仍称黄门郎。

  在“门下省”中,设置有诸多黄门郎的官职称谓,例如黄门、黄门丞、黄门从丞、黄门监、黄门都监、黄门署长、黄门令、黄门侍郎、黄门从官等等,权利颇大,多为光禄勋,好结朋党,势力熏天。

  在黄门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黄门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黄氏、门氏,是黄氏、门氏的重要姓氏来源之一。

  第九个渊源:源于官位,出晋朝时期官吏黄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晋朝时期,由于散骑常侍、侍郎、侍中、黄门侍郎等经常与平尚书共同奏事,因此世人统称这些官吏为“黄散”,成为一种官称,为帝王所用。每当帝王属下有亲信推荐的人才入堂,应对得宜,便多“宣补黄散”,享受内廷官吏待遇,可以直接入内为帝王国君出谋划策。

  在黄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称为姓氏者,称黄氏,其中不乏北地匈奴、氐、羌、鲜卑、突厥等少数民族首领。

    第十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晋朝时期官吏乗黄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乗黄令,是晋朝时期近卫军中专职掌管帝王车辇的官员之称,为皇帝最为亲近之人承担的官位,非宦官。乗黄令同时掌管皇宫禁卫之正宫大门、大道,以及帝王出游时所行途径的一应安全事务,官权颇大。

    据史籍《杜氏通典》中记载:“乗黄令,晋官,主乗舆金根车。”

    在乗黄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称为姓氏者,称黄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唐朝时期官吏黄阁,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黄阁、黄扉,是唐朝时期“门下省”官员“给事中”的俗称,由于这些官员时常在宫廷大内做事,频繁亲近皇帝,加之“门下省”的衙门是唯一具有黄颜色的,因此称其为“黄阁”、“黄扉”。

    在给事中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称为姓氏者,称黄氏,世代相传至今。最有意思的是,在唐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唯有唐朝时期“门下省”黄氏后裔的姓氏不必顾虑违讳,皆因“大唐国威”世为历代封建帝王所尊崇之故。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元朝时期蒙古官吏黄台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黄台吉,亦称为洪台吉、鸿台吉、珲台吉、欢台吉等,简称“台吉”,实际上是汉化的蒙古语,就是“皇太子、王子”之义。

    起初,黄台吉为蒙古大汗之储君、太子的称谓,后逐渐成为大多数嫡支蒙古贵族多用的称号。非太子者,只要家族显赫、身份权势足够显赫,亦可使用“黄台吉”之称,逐渐成为一种官号,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因此,后来即被汉化为汉姓黄氏。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⑴.王改黄氏:

    上古音黄、王相同,今天中国仍有一些地方黄、王不分。据史籍《舆地纪胜》第一百二十八卷记载:“闽州越地……皆蛇种,有王姓,谓林、黄等是其裔。”可知古老闽越王姓中有一部分是因音读混淆而改姓黄。又据《幼学堂文稿?黄忠桓公墓碑》记载:明朝末年著名抗清英雄黄得功,安徽合肥人,本姓王,后改姓黄,迁开原卫,封靖南王,后以身殉国。

    ⑵.陆改黄氏:

    浙江富阳黄氏始祖黄公望,本姓陆,名坚,少孤,依永嘉黄氏,遂改其姓名。后迁富阳,其裔为富阳黄氏。

    ⑶.巫改黄氏:

    巫、黄,古音近似。据史籍《江西通志稿》记载:宋末进士巫双瑞,为理宗公主驸马,元人灭宋时自杀而亡。元朝追杀宋室王亲国戚,巫氏后裔遂改巫为黄。今江西石城郭北黄氏,即巫双瑞后裔。

    ⑷.丁改黄氏:

    元朝著名文学家黄溍之父黄铸,本姓丁,为丁应复之子,人继义乌人黄塄为后,遂改姓黄,生子黄溍。今浙江义乌黄氏多为其后。

    ⑸.吴改黄氏:

    据清总理大臣吴廷芳所撰《续修宗谱序》记载:桐城谢河黄氏始祖黄全三,本姓吴,为延陵季子吴季札后裔,原籍鄱阳,元末迁居桐城。为避徭役之苦,投靠亲戚鹿城黄氏,后遂改姓黄,成为今桐城黄氏的一派始祖。

    ⑹.金改黄氏:

    据史籍《棠溪黄氏族谱序》记载,南宋初,有金姓武将镇守江西临川,居临川城西。后金氏的一位祖先,因逃难而易金为黄。宋隆兴年间,有金氏后裔黄细二迁居崇仁县颖秀乡棠溪,成为棠溪黄氏始祖。

    ⑺.范改黄氏:

    在史籍《桐江集》中记载:邵武人黄洽,本姓范,婺州兰谿人,嗣黄氏为后,遂改姓黄。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壮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南地区百越夷族黄洞蛮,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黄洞蛮”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黄氏之源。历史上的少数民族黄氏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闽州越地的越族黄氏。历史上少数民族黄氏的产生,完全是汉族黄氏宗族与各少数民族融合、同化的结果。这一融合同化过程,早在黄国灭亡之后就开始了。

    周襄王姬郑四年(楚成王熊恽二十四年,公元前648年),楚成王发动了吞灭黄国之战,黄氏遗民们被楚国征服者强制驱逐出潢川故土,接着便大规模向东南部、西南部和广大江南地区迁徙。数百年后,至秦汉时期,黄氏遗民们已散处于江南、闽粤和湘、鄂、川、黔交界地带的广大地区。先秦时期,楚国江南的这些地区是当时的巴、濮、蛮、越等少数民族生活和栖息之地,因而被人们视为“南蛮荒服”的不毛之地。黄氏遗民南迁江南后,因长期与当地的土著蛮越杂居生活,到秦汉以后便有一部分黄国遗民被完全同化而融合到土著蛮越民族中去了,形成中国南方蛮越土著民族中的黄氏。

    黄洞蛮兴于南北朝、盛于唐朝中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闻名的少数民族黄氏。六朝隋唐时期的黄洞蛮是由汉魏时期南方蛮越黄氏族姓发展演变而成。它的形成时间大约是在陈朝。史籍《陈书》中记载:“天嘉五年(公元564年),世祖使湘州刺史华皎征衡州黄洞。”又说:“仍迁衡州平南府司马,破黄洞蛮贼有功。”这就是“黄洞蛮”之史的最早出处。黄洞蛮,也写作“黄峒蛮”,是指黄氏的溪洞蛮夷。由于汉族封建政权不断征伐和拓展,生活于湘南岭北的一部分黄洞蛮也被迫随着其他蛮越民族一起不断向南迁徙。至隋唐时期,他们已广布于岭南两广地区,成为这一时期岭南少数民族西原蛮、乌浒夷等蛮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黄洞蛮的势力不断增强,故《新唐书·西原蛮传》有这样的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西原蛮中的黄氏家族,与韦氏、侬氏两姓共同控制了十余州。后有韦氏、周氏不肯依附,黄氏即行攻击,把这两个家族势力一直驱赶到了海边。

    生活于岭南地区的黄洞蛮,不仅受到唐王朝沉重的赋役剥削,而且深受以买卖僚蛮人为奴再输于内地的“僚市”之害。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黄洞蛮首领黄乾曜在黄峒(今广西大新)聚众起义,得到了陆州(今广西钦州)、朱兰(今广西东兰)、武阳(今广西罗城)等一百余洞西原蛮僚的积极响应,拥众二十万,先后攻陷桂管十八州,席卷广西数千里地,声势浩大。黄乾曜又建立起强大的政权机构,自称中越王,并以武承斐、韦敬简为帅,公然与唐王朝分庭抗礼,坚持起义斗争达四年之久。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大唐王朝派大军镇压,同时采取分化瓦解政策,经过大小二百余战,才将起义镇压,黄乾曜等首领被斩首,余部归顺了唐朝。

    后来,黄洞蛮与唐王朝的关系趋于缓和,黄氏峒僚中部分子弟便走出山峒,参加了大唐王朝的科举考试,有的因此加入了读书做官的行列。

    公元八世纪末九世纪初,岭南蛮洞黄氏势力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又迅速强盛起来。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黄洞蛮首领黄少卿、黄少高兄弟在厂‘西黄洞聚众起义反唐。唐王朝调遣大军镇压,起义军失利后被迫接受招安。唐宪宗李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唐宪宗特任命黄少卿为归顺州刺史(今广西靖西),其弟黄少高为有州刺史。不久,黄少卿兄弟再次率部起义,接连攻占十八州之地,席卷广西南部部和广东西南部部广大地区,纵横岭南两广,公开与唐朝分庭抗礼,其声威远振宇内。

    唐文宗李昂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年),大唐王朝以经略史董昌龄、董兰父子为帅,采取剿抚齐下的政策,终于征平反叛的各洞势力,收复了黄氏所占的十八州,给黄洞蛮以沉重的打击。从此黄洞蛮一蹶不振,黄氏势力元气大伤,族姓成员大多奔散,有的走出山寨,融人汉族;有的南逃至越南,成为今日越南京族中的大姓;有的逃奔至湖南、贵州,成为后世当地侗族、布依族大姓。而留居广西的黄洞余部,则多归太州刺史黄伯管辖,其后裔演变成今日广西壮族黄氏。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黄乌罗特氏,亦称璜郭罗特氏、洪鄂罗特氏,蒙语为,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elot Hala,后多冠汉姓为黄氏。

  ⑵.蒙古族煌古台氏,亦称皇古罗特氏,蒙语为,源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次子组建的晃豁坛氏,世居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uanggut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黄氏。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回族黄氏,是少数蒲氏回族人为避元朝末期“反色目”诛杀之祸而改为黄氏。

  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故而蒲氏回族人将“黄”字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氏。

  回族黄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第十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记载:

  ⑴.满族鄂济氏,满语为Wegi Hala,达斡尔族共有姓氏,汉义“森林”,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乌喇(今吉林永吉)、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松花江、黑龙江沿岸,后多冠汉姓为黄氏、鄂氏、敖氏、陈氏等。

  ⑵.满族广佳喇氏,满语为Guanggiyara Hala,亦称广佳氏,瓜尔佳拉氏,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广吉喇,以姓为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黄氏、广氏、考氏等。在金国末期,蒙古有一著名的广吉喇部,经常骚扰北境,疑为该部后裔。

  ⑶.满族黄佳氏,满语为Huanggiya Hala,世居贝珲山秦(今吉林蛟河东张广才岭)、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土默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凌河(今辽宁锦县)。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蒙古族黄佳氏多冠汉姓为黄氏。

  ⑷.满族伊喇氏,亦称伊拉喇氏,即引用契丹国姓耶律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移喇部,满语为Ilan Hala,汉义“三”,世居三姓(今黑龙江依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黄氏、刘氏、王氏、肖氏、萧氏、李氏、白氏等。

  ⑸.满族吴扎拉氏,满语为Wudala Hala,新满洲部族,发源于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人数很多,后分衍有四支汉姓,即黄氏、紫氏、红氏、白氏等。

  第十八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满族中皆有乌雅氏,亦称吴雅氏,锡伯族乌雅氏源出古辽西鞑靼乌丸部,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德尔吉穆湖(今黑龙江虎林),是锡伯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满族乌雅氏则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延部,在金国时期为女真兀颜部,满语为Uya Hala,汉义“猪”,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

  锡伯族、满族乌雅氏,在清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黄氏、吴氏、乌氏、穆氏、包氏、鲍氏、邵氏、朱氏、牛氏等。

  第十九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苗族、傣族、维吾尔族、畲族、羌族、侗族、赫哲族、黎族、彝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黄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黄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伯益、陆终、黄渊、黄歇、黄香、吴全三、丁铸、巫双瑞、陆坚、范洽等等。

上一篇:周姓家谱
下一篇:赵姓家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