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流芳作品 > 科技成果 >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月神眷顾的“蒿”家族——青蒿和它的亲戚们

作者:   时间:2015-11-10

           

 月神眷顾的“蒿”家族——青蒿和它的亲戚们

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青蒿”成了热门词汇。淘宝上出现了“诺贝尔奖青蒿饼”,宣称“富含青蒿素”,还有人担忧蒿子秆会不会涨价。蒿这个字,一下子高冷了起来。

然而,蒿其实是一类很普通又很文艺的植物。它是端午时节悬挂的香草,是早春时节的牧草,是法式大餐的关键调味料,也是苦艾酒的核心成分;同时,它又以许多名称,活跃在古典诗词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彼采萧兮,一日之见,如三秋兮”、“于以采蘩?于沼于沚”,这些名目繁多的植物,都是蒿属植物。它的故事,远不止我们此前讲过的青蒿素与黄花蒿一则。

菣、苹、萧、藾、萩、蘩、蔏、蒌、蔚:野蒿千名

蒿,俗称“蒿子”。在分类学上,蒿是菊科(Asteraceae)春黄菊族(trib. Anthemideae)蒿属(Artemisia)这个家族所有成员的统称。

蒿属成员有不少种类是山野路旁、房前屋后的杂草;尤其是撂荒地,常常可以形成大片蒿属群落。因为这些山野之蒿颇为常见,所以在中国古代早就有了很多名字:蒿、艾、菣、苹、萧、藾、萩、蘩、蔏、蒌、蔚等。考证这些名字指什么植物是非常繁琐的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无法完成的;更何况其中某些字可能指的是特定季节特定环境的蒿,而非指代整个物种。

今天我们只能大概说:

蒿、菣(qìn),是叶子上白色绒毛不那么多的种类(所谓“青蒿”),典型的物种是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苹、萧、藾(lài)、萩(qiū)、蘩(fán)、蔏(shāng),都是叶子下面白色绒毛比较多的种类(所谓“白蒿”),典型的物种是A. argyi)。(《小雅·蓼萧》: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可以认为是蒌蒿A. selengensis)。(《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wèi)可以认为是牡蒿A. japonica)。(《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但蒌和蔚很可能也都包含了几个形似的种。

如今,除了蒿、艾、蒌这三个名字外,古文里其他指蒿的名字都不用了,有的还成了读半边也读不出来的冷僻字。“蒿”成了蒿属植物的通称,“艾”成了A. argyi这个种的专称(虽然带“艾”字的其他几个种仍然具有叶子下面密被白毛、下部叶裂片比较宽的共性,算是保留了“艾”的古义)。至于“蒌”,只能存在于“蒌蒿”这个复合名称中,在口语中还常常讹为“芦蒿”、“藜蒿”之类。

有趣的是,虽然《诗经》里有许多“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样的诗句,但其实由于蒿子的适口性差,牲畜是不怎么喜欢吃蒿属植物的。在一片长满野草的荒地之中,往往最后被牲畜啃食的才是蒿子。只有当蒿子在春天刚刚出苗时,味道一般比较清淡,牲畜才多在这个季节取食蒿属植物,民间也多在此时采集作野菜食用。

当然,现实中的山野之蒿可远不止这几种。仅在黄河长江流域,常见的山野之蒿有艾(A. argyi)、野艾蒿(A.lavandulifolia)、南艾蒿(A.verlotiorum)、蒙古蒿(A. mongolica)、红足蒿(A.rubripes)、五月艾(A. indica)、魁蒿(A.princeps)等。看过图片你会觉得,它们怎么都长得一个样啊,傻傻分不清!没办法,因为它们样子差不多,没有经验的人很难鉴定到种。在普通人看来,管它这个种那个种,反正都是路边随处生长的野草,一律称呼它们为“蒿子”就得了。在民间,这些种类通称为“艾蒿”或“野艾蒿”。

为何蒿要有这么多讲究?没办法,人家本来就是一个繁盛的属。

化身繁多的月亮女神

现代动植物分类学鼻祖、双名法的正式确立者林奈最喜欢用欧洲神话里的众神之名来命名动植物,蒿属也是这样命名的。这个属名Artemisia来自希腊神话中的月亮与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Artemis),至于林奈为什么把高贵女神的名字派给了不起眼的蒿草,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蒿子散发出的芳香气味与女神一样吧。

这位月亮女神的化身可谓繁多——全世界的蒿属植物共有约400种[注1],中国有210余种,占世界种类的一半。蒿属成员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寒带和亚热带地区,仅有少数种类分布到南半球。

依据形态特征的不同(通常是微小的形态特征,如令人抓狂的总苞片和小花的差别,此处略去300字),蒿属家族有三个分支,在分类学上分别为三个亚属:蒿亚属(Artemisia subgen. Artemisia)、龙蒿亚属(Artemisia subgen.Dracunculus)、绢蒿亚属(Artemisia subgen. Seriphidium),我们姑且称之为蒿类、龙蒿类、绢蒿类。其中绢蒿类曾经自立门户,成为独立的绢蒿属(Seriphidium),但目前多数分类学者的观点倾向于它回归本位,仍作为蒿属的一个亚属,让蒿属保持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

因为蒿属种类众多,一般人很难鉴定到种。然而,把一株植物认到蒿属却很容易,因为它们太有特点了。《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蒿子”这个词时说得好:“通常指花小、叶子作羽状分裂、有某种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这个解释把握了蒿属最重要的三大特征。

花很小,叶子像羽毛,气味令人难忘

首先,蒿属的“花”一般较小,通常为球形或椭球形,直径只有几毫米。准确地说,那不是花,而是花的集合——头状花序。菊科成员的花比较特殊,它们把一堆特化的小花集中在一起,浓缩成一个头状花序。像向日葵的花盘,就是一个大型头状花序,边缘花瓣状的是舌状花,用来招引昆虫;中间花蕊状的是管状花,用来结实。蒿属植物也类似,那一朵朵小型的“花朵”实际上也是头状花序,与向日葵不同的是它只含有管状花,因为它靠风媒传粉,并不需要漂亮的舌状花来招引昆虫。

其次,蒿属大多数种类的叶子为羽状分裂,在中央的主脉两边排列着若干裂片,像羽毛一样。很多种类的叶子还常常裂了又裂(术语叫“多回羽状分裂”)。裂片有宽有窄,宽者如艾(Artemisia argyi),窄者如猪毛蒿(A. scoparia,“猪毛”正是形容叶裂片纤细的样子)。即使是同一种蒿,植株不同部位的叶子分裂程度也不一样,比如猪毛蒿的下部叶裂片较宽,为条形,中上部叶裂片才细长如毛发。当然,在蒿属里也有叶子不分裂的例外,如龙蒿(A. dracunculus)就是这种叶子不裂的种类。

蒿属大部分种类的叶子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背面被有厚厚的绒毛,尤其是幼嫩之时,毛被特别厚。蒿属多数种类生活在干旱或寒冷地区,这些绒毛一方面可以保暖,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水分散失。
  
第三,蒿属植物常含有多种挥发油,包括青蒿素所属的倍半萜内酯类(sesquiterpene lactone),因此闻之有特殊气味,而尝之有苦味。只要揉搓蒿属植物的叶子,就会闻到这种特殊气味。有的种类气味浓烈,如艾(Artemisia argyi)、黄花蒿(A. annua);有的种类气味清淡,如蒌蒿(A. selengensis)、牛尾蒿(A. dubia),也有一些种类没有类似气味,如南牡蒿(A. eriopoda)就没有蒿属气味,只有淡淡的青草味。当然,气味浓淡受生长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蒿属的特殊气味不是那种典型的香味(如烤肉香、水果香),也不是那种典型的臭味,而是一种难于用语言形容的气味。因为不同人的遗传差异和后天口味差异,即使是同一种蒿的气味,也有人认为是臭味,有人认为是香味。难怪分布广泛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会同时有“香蒿”、“臭蒿”两个名字。
      
蒿子的独特气味令不少昆虫望而却步,这成了它们保护自己的重要武器,人类也把其中的某些种类当作可以驱虫的香草使用。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昆虫不怕这种气味,比如鳞翅目某些种类的幼虫就以蒿属植物为食,蚜虫也常常群聚于蒿子的茎秆上;还有一些昆虫寄生在蒿子的茎中,刺激蒿子形成膨大的虫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