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流芳作品 > 科技成果 >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与人类对物质存在表现方式的认识(95版)

作者:陈孝基(如敏)   时间:2014-12-29

    本文说明:本篇选自1995年10月自费铅印的《信念》小册子,此处收录时,添加了本文说明、关键词和内容要点三段。
    关键词:生物育种  基因工程  概念系统  今后思考
    内容要点:本文共分四个部份。第一部分“世界统一性的新理解”,提出物质客观存在有不同与相关、即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两种方式。第二部分“生物育种发展过程的启迪”,以果树稼接、动物驯养繁殖、以及现代基因工程操作程序为例,说明人类对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的相互转化的认识和运用经历了起始、中间、现在三个阶段。第三部分“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实貭”,以科学技术总体过程的分析作进一步论证,并提出物质客观存在表现方式的概念系统表。第四部分“发展与社会实践引发的思考”,认为只有将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确认为物质客观存在两种缺一不可的必然表现,才能使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发生更适于时代需要的根本性变革。

(一)世界统一性的新理解

    物质作为所有不依赖感觉而存在,但能为人类认识的外界事物的总称,有两方面缺一不可的必然表现,即显示自身结构、层次、形态等特征的不同一面(原文两字加着重圆点,现改为加粗。下面的相关两字同此——2014-10-28。)只有借助于这种不同,我们才能识别每时每刻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个别物体,区分它们的种类,认识更大范围的客观实体,即由它们组成的整体,故我们可以把物质的这一方面,从总体上概括为物质客体;以及表现不同事物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有条件转化等等相关一面,因其与物质客体各分类一一对应,故我们可把简单如各个物体之间的直接联系和那些体现在众多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联系,从总体上概括为物质联系。
    之所以要对物质客观存在表现方式作这样较为明确的区分,主要是由于它有助于我们认识下述隐藏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中的基本事实:即事物的复杂性,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无限性,以及世界的整体性,就在于物质存在的这两种表现方式(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地转化,构成推陈出新永无止境的统一过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实质上就是对这两种表现方式的具体内容(即个别物体与它们之间的直接联系;客观实体与客观联系);以及相互转化过程的影响和控制。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于对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辩证关系和有条件转化的正确认识和有效掌握之中。那么,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中,究竟有那些内容可证实上述认识的正确性?上述认识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及哲学自身的继续发展中,它有那些意义呢?

(二)生物育种发展过程的启迪

    先看一看生物育种的发展过程。
    按照人们对物质客体物质联系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认识程度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它大致经历了下述三个阶段。
    其一,以重现外界物体与它们之间相应联系为本质特征的起始阶段。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开始于对自然事物的利用。与此相应,在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中,无论是动植物的驯养繁殖,还是农作物的选育裁培,都不过是自然界原有过程的重复。虽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人们早已懂得从众多的物体中选择适于自身需要的种类,利用个别物体之间的直接联系,如植物种籽与气候土壤的关系以及动物习性等等去获取更多更好的收成。但他们所接触到的各种物体,所建立的各种联系,所得到的具体结果,基本上都是自然事物的翻版,其实质不过是外界物体及其直接联系的简单再现。
    其二,以改变现存的客观联系为手段,以创制自然界原来不曾有过的新的客观实体为基本特征的中间阶段。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深化,随着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物质力量,以嫁接、杂交等方法,使在自然条件下从未发过直接联系的两种客观实体之间,按它们自身固有的规定性,建立起新的相应联系,形成新的必然转化,产生在自然环境中原未产生,但更适于自身需要的新的客观实体。
    以果树嫁接为例:我们在自然界中选育栽培起来的梨树和苹果树原来很少直接相关。当我们为了获得更好的果树品种,将苹果树嫁接到梨树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成活后,我们就会得到既不同于原来的梨,又不同于原来的苹果,同时兼有两者部分性状的新果树和新果实。
    虽然,这种新果树和新果实具有何种性状,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的愿望。人们不能期待苹果树与梨树嫁接而成的新果树,能够结出类似于桔子或香蕉那样的新果实。而且,苹果树和梨树之间到底为什么起这样的变化,产生这样的果实,这些变化的具体过程究竟怎样,也不一定能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但这种前所未有的果树新种,毕竟是在思维领域内,先建立起客观环境中因不具备相应条件而没有产生的苹果树与梨树之间的直接联系;再通过实践在现实中提供了由苹果树和梨树自身规定的客观条件,从而建立起它们之间的直接联系和转化关系而产生出来。
    在动物的驯养繁殖中也不乏类似的事例,如驴马交配生骡等等。
    同前阶段相比,两者之间的差别是相当明显的。因为,在这一阶段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本质上仍为客观的直接联系并不是自行建立起来。它们总是先由反映到意识中的映象之间相互沟通,尔后又人为地提供必需的客观条件,使原来的思维联系合于规律地转化为客观联系,从而构成自然界不曾有(但不是不可能构成)的新的客观实体。人们实际上已经利用了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之间较为简单的转化关系,从掌握客观联系入手,去创制新的客观实体。这样,人们就能在自然界中,日益迅速地开拓烙上人类印记的外部世界。
    其三,以连续控制客观联系与客观实体之间多次转化为基本特征的现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多种相关的客观实体和客观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对它们可能产生的结果,都有了在实践基础上积聚起来更加细致深入的足够认识,能够利用新的客观联系将会产生新的客观实体;新的客观实体将会建立更新的客观联系的必然性质,步步深入的控制它们之间的连续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设计出在更大程度上体现着主观愿望的新的客观实体,新的客观联系以及它们连续转化而成的新产物。
    以遗传育种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例
    遗传育种开始于孟德尔的碗豆杂交试验,这位业余植物学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仔细分析、推测到生物的遗传特征总是由后来被称为基因的客观实体控制。经过其他科学家更深入的研究,现代遗传学不仅弄清了含有很多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组成结构;以及这些组成结构与遗传特征的对应关系,弄清了遗传信息的编码、转录、传递、翻译等各个步骤的机制和内容,而且掌握了限制性内切酶和基因载体等重组技术,从而在连续控制基因变化的生物遗传育种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曾这样介绍“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是获取所需的基因(称为目的基因)。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方法有①用机械方法如超声波剪断DNA分子;②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断DNA分子;③用信使RNA作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获得与信使RNA序列互补的DNA单链,然后再在聚合酶作用下复制成双链DNA分子;④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第二步是将目的基因与选好的载体连在一起,即重组。……
    第三步是将连接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转入宿体细胞,主要有转化(用于重组质粒)、转染、转导(体外噬菌体包装),直接注射等方式。
    第四步就是对重组分子进行选择。……
    第五步就是表达,目的基因需要表达成蛋白质,……既要保证目的基因准确地转录、翻译成蛋白质,并维持稳定,又要根据研究或应用目的或大量的表达,或是表达后分泌出细胞以利于提纯等等。1
该书还指出:“从技术上讲,设计出新的生物物种是完全可能的,根据物种的不同概念,甚至有的人认为目前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实际上已经接近于设计出新的生物物种。2
    生物遗传育种在现阶段的鲜明特色由此可见,它有力地表明:人类之所以能够控制连续转化的复杂过程,控制连续转化的复杂过程之所以必要,就在于物质的客观存在有两种互相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表现方式。
    事情十分明显:那些在客观现实中组碍着客观实体彼此之间发生客观联系的时间、地点、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障碍,在思维领域里却易于被思维以独特的活动方式排除出去。因而许多在自然状态下不易(并不是不能)发生的各种客观实体之间的客观联系和转化关系,在人们的意识中,却可以通过它们经过加工的映象,主观地建立起来。这虽然使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事物时往往失真,但恰恰保证了意识决不因此而遭轻忽。相反,当它通过实践,使可能发生但从未实际发生的客观联系终于建立起来时(如基因重组),客观实体与客观联系之间连续不断的相互转化,就会结出琳琅满目的累累硕果,构成一个日新月异的崭新世界。只要将人工变化与自然变化加以对比;只要将自然界与社会加以对比,我们就能获得这方面的深刻印象。
    将上述三个阶段综合起来,我们就不难体会到:自然界的漫长发展之所以能够产生出像人这样具有非常能力的智慧生物,人类之所以具有足以自豪的能动作用,其根源就在于客观实体与客观联系之间能够辩证地转化。我们应该在确认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物质客覌存在表现方式的两重性——它既有不同,又同时相联。

三、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实貭

    生物育种发展过程的三个历史阶段,实际上可以看成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虽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更加错综复杂,我们无法确切地划定这三个历史阶段的起讫时间。不过,它们的轮廓还是清晰可分的。最早建立起来的天文学、数学、生物学以及地理、历史等学科,大都以记叙描述各类客观实体的性状和彼此间的相互联系为共同持征,属起始阶段。
    随着对各类客观实体认识的增加,随着直观性资料的大量积累,人们的认识又自然而然地又深入到对客观联系的分析中。虽然,人们仍然习惯于用类似于客观实体的概念去表述它们之间较为简明的直接联系(如力、功、速度、化合价以及生产关系等等),仍然侧重于从客观实体方面进行研究,但已能运用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去构思并实现新的客观实体与客观联系之间比较简单的转化。如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以及大量化学产品的制造,这就相当于进入果树嫁接的的中间阶段。
    现代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为支柱的新兴学科,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已经进入更高阶段的标志,它们具有与物理、化学等传统学科显著不同的重要特征。
    将仿生学与生物学作一对比,我们就不难看出传统的生物学是从比较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理特征入手,确定各种生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过程。仿生学则从观察了解某些生物的特异功能入手,运用规律化的研究程序——选定生物原型,进行数理分析,设计数学模型和模拟装置 ,经过反复的实验改进,最终获得具有类似功能的人工产品,两者着眼点和研究方法之间的区别,是相当明显的。
    再将牛顿力学与系统论作一比较:在牛顿力学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事物之间互相联系问题,如合成力、合成速度等矢量叠加问题,从求合力公式:

    
     中


    我们就可以看到,合成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分力的大小,而且也与两分力之间的直接联系——即由两分力彼此间相对位置决定的θ角有关。在这里人们也遇到了1加1不等于2的客观事实。不过,由于牛顿力学只是从量方面对力的叠加问题进行研究,力与力之间互相联系在量方面的一致性,使人们可以把这种联系当作依附于力本身的一种属性,即把由两力不同方向构成的θ角当作力本身的相应表现。力与力之间联系的自身规定性,未能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
    但在系统论中,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自身规定性却迫使人们不得不重视了。因为,系统功能之所以大于所有要素功能的总和——即作为系统论基础的整体相悖律,只能用确认要素之间的联系如同要素本身那样,有着自身的规定性和功能表现这样一种观点去理解。
    显而易见,无一定联系的两个物质客体之间是不可能构成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系统的。若将研究对象中不同质的规定或功能表现以数一表示,那未,两种要素之间具有新质或功能表现(从它不能被其中任一要素取代这个意义上确定)的一定联系也应表示为一。由这两种具有内在联系要素构成的系统,从质的规定性和功能表现角度上看,实际上应为三。但人们习惯于把物质联系看作可纳入物质客体概念之中的属性,一般地不去考虑(更谈不上深入研究)两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质的规定性和功能表现。系统只是一种要素加上另一种要素,即为二。于是就出现了新事实与旧认识之间的矛盾。整体相悖律的根源即在于此。它实质上是人们在新的现实面前不得不承认物质联系具有与物质客体同等而相对独立地位的表现。
    再拿信息论来说吧,尽管,信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目前仍然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是相当清楚的,信息的产生、传递和接收,组成了涉及到三种及三种以上客观实体之间相应联系所构成的体系。离开了事物之间的这一类联系,就不可能产生信息这门科学。而且,信息之所以能够推动新的产业革命的兴起,根本上是由于它更加充分地考虑了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之间范围更广、可能产生的结果更多的连续转化,能为人类提供更加广阔的选择余地。信息论的产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质上是物质联系在客观世界中具有不容物质客体取代的独立而重要作用的另一生动体现。
    最能表明人类已进入连续控制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多次转化新阶段的是科学与技术之间日益加强的融合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指出:“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与技术是分离的,它们各自独立发挥社会作用,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它们的发展往往是脱节的。”3该书接着介绍了学科和学科、技术与技术、学科与技术以及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各自突破,但又融合共进的现状和前景,并且说明了它们所引起的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手段向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伦理观念和理论在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当代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当代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成果正是出现在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汇之处。”4现代科学技术的状况如此,当前的哲学又该如何?
    该书还在通俗地说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时指出:“科学回答的是 ‘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5十分明显,“是什么”、“为什么”主要涉及判断与推理过程,着重于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确切反映的物质联系方面;“做什么”、“怎么做”则是为了解决通过行动进行实施问题,着重于将思维成果物化为相应的客观实体。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理解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之间的并列及相互转化关系,它们相互融合共同进步,既标志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交替上升;又体现了人类确已取得控制事物多次转化形成连续过程的足够能力,我们理应从哲学高度充分肯定: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正在展现的辉煌前景,不容置疑地表明了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是物质客观存在缺一不可的两种表现方式。再结合社会生活方面的体验,我们就可以将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物质客观存在的表现方式,表述成如下的概念系统:(因电脑操作上的困难,此表借用其后的版本,但实质内容未变。——2014-10-28)

    说明:1、 ↑↓ 表示同层次的概念,即从不同侧面对同一对象的表述。
    2、↓ 表示层次较低、范围较小的部分。
    3、←→口←→表示互相转化。
    4、客观实体即为相对于具体表现一面的物质客体,如层次、结构、形态等;客观联系即为相对于具体表现一面的物质联系,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有条件转化等。事物联系即为客观实体与客观联系的综合。
    5、与物质客体对应的物质联系称为相应联系。

(四)发展与社会实践引发的思考

    辩证法是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科学,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常识。人们对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早已作了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因果联系与相关联系等等明确的区分,本文为什么还要标新立异地从总体上把物质联系提到与物质客体相对的同一层次(即与物质客体共同组成物质缺一不可的表现方式)加以强调呢?这是因为,以上这些区分和以往对事物联系的认识总是从说明所联系的客观实体着眼,轻忽物质联系与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因而造成一些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的重大失误,促使我们不得不探求关于物质联系的新认识。
    拿对规律这个概念的理解来说吧,原苏联在1955年重版的《简明哲学辞典》一书曾作过如下解释:“规律是现象内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决定现象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发展。”6这种解释虽然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方向,但它轻忽规律依附于相应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相互转化的大量事例,无法理解生物遗传规律竟会与相应的物质客体——即具有一定结构、组成的基因有关的科学实验,进而导致了对现代遗传学说的错误批判,留下了值得人们认真记取的沉痛教训,(有关内容我们将作专题探讨)。
    与此相关,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沿袭了这一种规律观,强调规律是万变现象中的不变本质,具有人类无能为力的必然性,并据此认为:在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新的经济发展规律已经取代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对生产发展起支配作用,从而为建国初期照搬“苏联模式”;以及后来大抓上层建筑领域阶级斗争提供理论依据。尽管这样做有诸多方面的社会原因,但上述规律观毕竟也是其中之一。
    而今,作为“苏联模式”主体的原苏联业已解体,计划经济削弱经济自我调节作用,造成主客观严重脱节等社会弊病,也为大多数人觉察。我们理该从这些曲折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探求其认识根源。
    再拿对环境的研究来说吧,地理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人们经过长期的努力,才使自己对地表的山川河流、地形矿藏、气候物产,经济交通以及人口城市等等有了相当完整的认识。然而,环境保护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却起源于环境污染所导致新型疾病(水俣病)的产生和原有生态平衡的明显破坏(如鱼鸟树木等动植物的大量死亡),是这些客观联系的变化迫使人们不得不进而把客观实体及其相应联系综合成统一的整体,从动态上进行系统的研究,如提出“环境压力”概念,建立环境质量方程,绘制环境变化曲线等等。物质联系在现阶段已被务实的科学家当作客观对象的重要表现和实质内容,致力于科教兴国的我们怎么还能在认识的总体上囿于物质联系从属于物质客体的传统习见呢?
    将物质联系提到作为物质客观存在表现方式之一的应有高度加以强调,这在当前有着不容轻忽的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所表述的关于物质客观存在表现方式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分析而获得,它必然地能适应并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期,对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之间辩证关系的更深入研究,必能指导我们更加自觉而切实地通过物质联系去改造物质客体,或者通过物质客体去掌握物质联系;或者通过对两者之间连续转化过程的更有效控制,把整个世界改造得更加美好。
    而且,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变化所造成的客观现实,己使风云一时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指导人们卓有成效地进行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建设,新的处境和新的使命更促使人们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内容侧重、表述方式、传播途径进行新的探索。一旦我们将物质客体与物质联系确认为物质客观存在两种缺一不可的必然表现,我们对诸如规律、认识来源、矛盾、哲学研究对象以及真理与谬误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将获得更加确切有据的新认识,使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发生更适于时代需要的根本性变革。下面,我们先对规律的实质和认识来源两个问题,作一番较为深入的探讨。

 引文来源:
[1][2][3][4][5]《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第204、207、43、48、6页。
[6]《简明哲学辞典》第500页。

附加说明:这个版本源自非正规自费印刷于1995年10月的《信念》小册子——2014-10-28。


  • 1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